核心业务

[宿迁市]宿城红会:多措并举提升应急救护工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2年12月02日来源:宿城区红十字会

今年以来,宿城区红十字会始终以“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宗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播“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救护理念,多举措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有效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桥梁作用。

一是积极对上争取,打造高质量应急救护培训基地。进一步推动黄河水上救援队、宿迁市实验学校两处救护培训基地规范化管理,做强宣教培训功能,重点培育和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全、成效显著的示范基地。引入应急救护培训教学系统、心肺复苏模拟人、AED 训练机等专业设施设备,串联“博爱学堂”“实操体验”和“培训基地”三大功能区,形成体验与实训相贯通的立体式培训模式,利用区位优势为周边居民和校园师生提供“零距离、易获取”的应急救护培训平台。同时积极对上申报“江苏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示范基地”,不断扩大培训基地影响力。

二是突出教学特色,组织多种形式的应急救护培训。扎实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聚力打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三进”特色活动,因地制宜、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标准,最大程度确保培训内容的适用性、实用性。进学校,联合区教育局在中小学开展“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针对小学重点进行应急避险科普宣教,树立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理念;针对初高中重点掌握基本救护技能,培养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针对大学则侧重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知识技能,倡导救护志愿服务。进企业,针对不同企业性质进行课程增减,针对化工类企业性质,增加化学物质喷溅及灼伤的预防与急救处理知识;针对公共场所服务企业,增加中暑、溺水、火灾等自救互救知识;针对建筑类企业,着重强调包扎、搬运注意事项等。进社区,主要面向社区工作人员、楼栋长、志愿者等培训养老照护、触电、烧烫伤、气管异物阻塞等意外事故及家庭救护、防灾避险等方面知识和技能。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培训72场次、覆盖各类群体12565人次,发放救护证2502人次。

三是普及“救命神器”,扩大AED配置数量和覆盖范围。结合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区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推进实施“生命健康护心行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铺设工程 ,全年在重点公共场所新增17台AED,并对管理人员如何操作使用及心肺复苏技能进行了初步培训,与使用管理单位签订相关管理协议,明确管理责任,要求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截至目前,AED铺设已覆盖全区4所中小学校以及城区部分社区、小区、便民服务中心、广场等人流比较密集的重点公共区域,投放量位居三县两区第一,达到平均每2.5万人一台。

四是夯实基层基础,健全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网络。加快构建应急救护工作体系,不断壮大应急救护志愿者队伍,按照“全年组建4个志愿服务队伍,在线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全区常住人口0.1”的目标,结合红十字各项业务工作不断对外加强宣传、延伸服务领域,扩大区内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先后联系宿迁市黄河水上救援队、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淮海技师学院等社会团体和学校,组织各类普及性急救知识宣传的同时开展志愿者招募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注册志愿者800余人,为进一步在全区面上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升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能力打下基础。



[宿迁市]宿城红会:多措并举提升应急救护工作能力

2022-12-02    来源:宿城区红十字会

今年以来,宿城区红十字会始终以“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宗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播“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救护理念,多举措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有效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桥梁作用。

一是积极对上争取,打造高质量应急救护培训基地。进一步推动黄河水上救援队、宿迁市实验学校两处救护培训基地规范化管理,做强宣教培训功能,重点培育和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全、成效显著的示范基地。引入应急救护培训教学系统、心肺复苏模拟人、AED 训练机等专业设施设备,串联“博爱学堂”“实操体验”和“培训基地”三大功能区,形成体验与实训相贯通的立体式培训模式,利用区位优势为周边居民和校园师生提供“零距离、易获取”的应急救护培训平台。同时积极对上申报“江苏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示范基地”,不断扩大培训基地影响力。

二是突出教学特色,组织多种形式的应急救护培训。扎实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聚力打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三进”特色活动,因地制宜、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标准,最大程度确保培训内容的适用性、实用性。进学校,联合区教育局在中小学开展“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针对小学重点进行应急避险科普宣教,树立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理念;针对初高中重点掌握基本救护技能,培养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针对大学则侧重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知识技能,倡导救护志愿服务。进企业,针对不同企业性质进行课程增减,针对化工类企业性质,增加化学物质喷溅及灼伤的预防与急救处理知识;针对公共场所服务企业,增加中暑、溺水、火灾等自救互救知识;针对建筑类企业,着重强调包扎、搬运注意事项等。进社区,主要面向社区工作人员、楼栋长、志愿者等培训养老照护、触电、烧烫伤、气管异物阻塞等意外事故及家庭救护、防灾避险等方面知识和技能。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培训72场次、覆盖各类群体12565人次,发放救护证2502人次。

三是普及“救命神器”,扩大AED配置数量和覆盖范围。结合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区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推进实施“生命健康护心行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铺设工程 ,全年在重点公共场所新增17台AED,并对管理人员如何操作使用及心肺复苏技能进行了初步培训,与使用管理单位签订相关管理协议,明确管理责任,要求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截至目前,AED铺设已覆盖全区4所中小学校以及城区部分社区、小区、便民服务中心、广场等人流比较密集的重点公共区域,投放量位居三县两区第一,达到平均每2.5万人一台。

四是夯实基层基础,健全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网络。加快构建应急救护工作体系,不断壮大应急救护志愿者队伍,按照“全年组建4个志愿服务队伍,在线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全区常住人口0.1”的目标,结合红十字各项业务工作不断对外加强宣传、延伸服务领域,扩大区内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先后联系宿迁市黄河水上救援队、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淮海技师学院等社会团体和学校,组织各类普及性急救知识宣传的同时开展志愿者招募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注册志愿者800余人,为进一步在全区面上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升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能力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