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业务

十年风雨路 生命爱相髓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2日来源:新闻

十年风雨路  生命爱相髓

——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建库十周年

暨入库数据突破10万人份宣传活动侧记

 

  2013年3月5日下午,在苏州市图书馆江苏省红十字会主办、苏州市红十字会、苏州广电总台承办《十年风雨路 生命爱相髓》—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建库十周年暨入库数据突破10万人份宣传活动,来自省内的前9位捐献者、部分参加供患见面和演出的捐献者、苏州市全体捐献者及全省2012年捐献至今的130多位捐献者参加了现场活动。中国红十字会、江苏省红十字会、省文明办、团省委、苏州市政府、苏州市红十字会等相关单位领导和企业代表都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通过一个个感人故事,讲述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生命无损健康的道理。

 

即将实现捐献300例

   

  在活动现场,一个阳光的女孩很引人嘱目,江苏省红十字会吴瑞林会长为她颁发了博爱奖牌,她就是在2月28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江苏分库第299例志愿者徐倩。

她是淮安一家医院血库的检验师,熟悉血液知识,18岁开始每年捐献800ml全血。去年的5.8世界红十字日,在当地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招募现场服务时,自己顺便也采了个血样加入了捐献的行列。时隔半年,11月8日就有患者与她初配成功,当地红十字会秘书长找到她时,她没有一丝犹豫,在说服父母后顺利完成了高分辨、体检,2月24日开始注射动员剂,28日正式捐献。她也是江苏省分库众多医务工作者的代表,江苏分库的入库志愿者和成功捐献者中有27是医务工作者,他们的捐献在全省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志愿者姜伟龙是一位工程监理,工作非常繁忙,28号还在赶着把手头的工程做完,准备在3月1日入住苏大附院为一个在河北燕京道培医院的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可是就在28日下午4时,江苏省分库接到了来自这家医院医生的电话,说已入舱的患者及其在外面的家属变卦了,不做非血缘的移植了,并签字确认。姜伟龙也就失去了捐献的机会,原本他将成为江苏省第300例捐献者接受有关方面的祝贺,由于对方的放弃,捐献不得不终止。其实,他是很多做好了捐献准备而没能如愿的众多志愿者代表之一,志愿者在和患者高分辨相合后,有20左右会因为患者的种种原因而不能如愿捐献。尽管没有实现捐献,在活动现场,中国红十会副会长王海京还是把一枚博爱奖牌颁发给了姜伟龙,表彰他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勇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大爱精神。

姜伟龙也坚定地表示:如果还有患者与他配型成功,他还是会义无反顾地捐献。中国红十字会希望通过颁发这枚奖章,向所有勇敢承诺捐献的志愿者表达敬意,虽然由于对方的原因未能实现捐献,但这些志愿者同样令人尊敬。 

十 年 十 个 人

 

  江苏省是中国红十字总会最早列入扩容的省份之一,省红十字会接到任务后,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2002年10月31日正式启动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招募近1万志愿者,十年来,江苏已有入库志愿者10万多人,捐献人数达到299人位居全国第二,为289位国内患者和10位国境外患者送去了重生的希望。特别是苏州的杭彬成为大陆首例捐髓给台湾同胞的志愿者,结束了以往只有台湾单向捐往大陆的历史;2012年6月26日徐医附院护士谭晓洁为韩国患者捐献骨髓血,成为中华骨髓库捐献骨髓血干细胞第一人;今年2月4日,常州志愿者孙萌婷成为中华骨髓库“入世”后首位被新西兰患者检索到的捐献者,她也是中国捐向新西兰第一人。历年来,江苏分库几乎囊括了中华骨髓库的所有奖项;2005年,在江苏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全省公众评选的“十大公共服务大奖”中,江苏省分库高票当选;2011年,造血干细胞捐献获首届 “江苏慈善奖”的“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等等。


  2003年7月30日,志愿者耿森的捐献,正式揭开了江苏省分库捐献的序幕,到2004年1月就有10位志愿者捐献。活动现场就邀请了前10位捐献者,除第3例顾双林出差不能前来外,其他9位都安排好工作赶到了现场。第1位捐献者耿森,捐献时才26岁,他在人生中勇敢地迈出一小步,却是江苏捐髓事业迈出的一大步,现在已是一个忙碌的老板;全省第2位、苏州的第1位捐献者周建青本身就是一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孩子的父亲,因为有亲身体会,所以当有患者与他配型成功时他没有顾虑地捐献了他的造血干细胞,在他捐献后,他儿子的病也渐渐稳定,神奇地痊愈了,现在已大专毕业,正在求职之中。其中最年轻的昆山医院护士周萍和常州的吴智燕,捐献时她们才22岁,未婚,现在两人都已是孩子的母亲;最年长的南京工程师王淮滨,当时已45岁,现在虽然已有55岁,但一点都看不出年龄。在捐髓后的几年,参加了5次全国成人游泳公开赛中获得了7枚金牌,7枚银牌;还有无锡老板周国东、常州会计吴燕云、全省第1位女性捐献者镇江的戚熙娟,镇江的杨荣康,10位十年前的捐献者用事实证明捐献无损健康,因为捐献使他们更懂得生命的可贵,健康的无价。

 

一 份 特 殊 的 礼 物

 


  2007年9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徐州市级机关公务员孙文军在现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他素未谋面的妹妹(受者)因为要到北京参加考试而不能来到现场,发来了她的心声:“亲爱的孙大哥:您当初的干细胞已在我的身体内生根发芽了,因为您的干细胞使我挣脱了死神的手,得以生命的延续,从失望到充满希望,您的恩情我们永远难忘,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您对我来说是一个亲人,一个虽然陌生但无比亲切的人,现在我已经正常生活工作,同时我也要感谢红十字会骨髓库工作人员的付出,为我们搭建一座爱心桥梁,感谢社会让我感受到博爱,我也要尽自己微小的力量回馈社会。……”收到“礼物”的孙文军知道对方活得很好,心情特别好,举手之劳,能换来一个鲜活的生命,希望这位妹妹热爱生活,尽自己的力量都为社会做一些有益地事,把爱心传递下去。

 

不是母子 胜似母子

 



  捐献造血干细胞最让人感动的莫不是一个曾经绝望的生命重获新生,并重新回归社会,这也是激励着红十字人以及社会大众共同搭起拯救生命的“诺亚方舟”的动力。为了保护供患双方的隐私,国际上有供患回避的惯例,只能在患者康复后,双方都有见面愿望,为了宣传可以在活动现场见面。从2006年以来江苏先后安排了十多对供患见面。现场请来了一对“母子”:闾蓟敏是南通二中的语文老师,在2005年时将造血干细胞捐献给12岁的刘梦(原名),闾老师的造血干细胞在刘梦的体内生根发芽,血液的基因变得和闾老师完全一样。在2006年见面时刘梦还是一个孩子,学业因为生病而中断了几年,闾老师鼓励并支持他战胜了慢性排异所带来的身心痛苦并继续学习,可能因为移植了闾老师的某些基因,刘梦性格变得沉静、爱看书了,现在不仅长成了一个高大的小伙子,而且也已是一个高二的学生了,成绩在班级的前十名。闾老师非常为他骄傲,同是劝他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尽力去学就行了。闾老师用一句话总结了她的这份髓缘:我送出的是一缕春风,收获的却是整个春天。        

兄 弟 缘 分

   他们一个叫张勇,一个叫张多龙,虽然同姓,但2009年之前毫无关系,2009年6月9日,因为一根“髓线”把他们紧紧地连续在一起。张多龙在2009年发现患有急性白血病,到浙大附院治疗,医生建议寻找配型,在中华骨髓库中就找到了张勇,张勇当时已是一个老板,虽然生意要紧,但生命更是无价,毅然做出了捐献的决定。在捐献后也一直思念着他的同姓兄弟,得知他的这位兄弟恢复健康、并已娶妻生子的消息更是无以表达他的兴奋,双手紧紧地握着兄弟的手,不想分开。张多龙的故事也告诉大家,干细胞不仅可以使一个身患绝症的人重获新生,而且还可以诞育新的生命。

 

呼吁更多爱心人士加入

 

  捐献者马吉国和张慧合唱的一曲《爱因为在心中》生动地诠释了捐髓救人的全部理由和意义。


  现场的一幕幕让人感动的同时,更让人深思。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疗70多种造血和免疫功能障碍的疾病,我国每年新增仅白血病患者就有4-5万人,由于无血缘关系的人群配型成功率低,就目前的库容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无法找到相合的志愿者,更由于大家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恐惧,使这项事业与欧美国家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活动现场,中华骨髓库主任洪俊峻讲述了中华骨髓库的事业是一项爱心事业,在捐献中充满了爱心、勇气和缘份,希望加入的志愿者能珍惜这份缘,把爱心进行到底;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李新平在观看完现场后上台给捐献者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他深深的敬意,表示江苏未来要继续做好捐髓工作,服务好供患者,江苏的报名比例与台湾相比差距很大,要加大扩容的力度。同时希望能建立一个“髓缘基金”,帮助配型成功而无钱医治的患者重获新生。


十年风雨路 生命爱相髓

2021-11-12    来源:新闻

十年风雨路  生命爱相髓

——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建库十周年

暨入库数据突破10万人份宣传活动侧记

 

  2013年3月5日下午,在苏州市图书馆江苏省红十字会主办、苏州市红十字会、苏州广电总台承办《十年风雨路 生命爱相髓》—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建库十周年暨入库数据突破10万人份宣传活动,来自省内的前9位捐献者、部分参加供患见面和演出的捐献者、苏州市全体捐献者及全省2012年捐献至今的130多位捐献者参加了现场活动。中国红十字会、江苏省红十字会、省文明办、团省委、苏州市政府、苏州市红十字会等相关单位领导和企业代表都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通过一个个感人故事,讲述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生命无损健康的道理。

 

即将实现捐献300例

   

  在活动现场,一个阳光的女孩很引人嘱目,江苏省红十字会吴瑞林会长为她颁发了博爱奖牌,她就是在2月28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江苏分库第299例志愿者徐倩。

她是淮安一家医院血库的检验师,熟悉血液知识,18岁开始每年捐献800ml全血。去年的5.8世界红十字日,在当地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招募现场服务时,自己顺便也采了个血样加入了捐献的行列。时隔半年,11月8日就有患者与她初配成功,当地红十字会秘书长找到她时,她没有一丝犹豫,在说服父母后顺利完成了高分辨、体检,2月24日开始注射动员剂,28日正式捐献。她也是江苏省分库众多医务工作者的代表,江苏分库的入库志愿者和成功捐献者中有27是医务工作者,他们的捐献在全省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志愿者姜伟龙是一位工程监理,工作非常繁忙,28号还在赶着把手头的工程做完,准备在3月1日入住苏大附院为一个在河北燕京道培医院的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可是就在28日下午4时,江苏省分库接到了来自这家医院医生的电话,说已入舱的患者及其在外面的家属变卦了,不做非血缘的移植了,并签字确认。姜伟龙也就失去了捐献的机会,原本他将成为江苏省第300例捐献者接受有关方面的祝贺,由于对方的放弃,捐献不得不终止。其实,他是很多做好了捐献准备而没能如愿的众多志愿者代表之一,志愿者在和患者高分辨相合后,有20左右会因为患者的种种原因而不能如愿捐献。尽管没有实现捐献,在活动现场,中国红十会副会长王海京还是把一枚博爱奖牌颁发给了姜伟龙,表彰他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勇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大爱精神。

姜伟龙也坚定地表示:如果还有患者与他配型成功,他还是会义无反顾地捐献。中国红十字会希望通过颁发这枚奖章,向所有勇敢承诺捐献的志愿者表达敬意,虽然由于对方的原因未能实现捐献,但这些志愿者同样令人尊敬。 

十 年 十 个 人

 

  江苏省是中国红十字总会最早列入扩容的省份之一,省红十字会接到任务后,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2002年10月31日正式启动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招募近1万志愿者,十年来,江苏已有入库志愿者10万多人,捐献人数达到299人位居全国第二,为289位国内患者和10位国境外患者送去了重生的希望。特别是苏州的杭彬成为大陆首例捐髓给台湾同胞的志愿者,结束了以往只有台湾单向捐往大陆的历史;2012年6月26日徐医附院护士谭晓洁为韩国患者捐献骨髓血,成为中华骨髓库捐献骨髓血干细胞第一人;今年2月4日,常州志愿者孙萌婷成为中华骨髓库“入世”后首位被新西兰患者检索到的捐献者,她也是中国捐向新西兰第一人。历年来,江苏分库几乎囊括了中华骨髓库的所有奖项;2005年,在江苏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全省公众评选的“十大公共服务大奖”中,江苏省分库高票当选;2011年,造血干细胞捐献获首届 “江苏慈善奖”的“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等等。


  2003年7月30日,志愿者耿森的捐献,正式揭开了江苏省分库捐献的序幕,到2004年1月就有10位志愿者捐献。活动现场就邀请了前10位捐献者,除第3例顾双林出差不能前来外,其他9位都安排好工作赶到了现场。第1位捐献者耿森,捐献时才26岁,他在人生中勇敢地迈出一小步,却是江苏捐髓事业迈出的一大步,现在已是一个忙碌的老板;全省第2位、苏州的第1位捐献者周建青本身就是一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孩子的父亲,因为有亲身体会,所以当有患者与他配型成功时他没有顾虑地捐献了他的造血干细胞,在他捐献后,他儿子的病也渐渐稳定,神奇地痊愈了,现在已大专毕业,正在求职之中。其中最年轻的昆山医院护士周萍和常州的吴智燕,捐献时她们才22岁,未婚,现在两人都已是孩子的母亲;最年长的南京工程师王淮滨,当时已45岁,现在虽然已有55岁,但一点都看不出年龄。在捐髓后的几年,参加了5次全国成人游泳公开赛中获得了7枚金牌,7枚银牌;还有无锡老板周国东、常州会计吴燕云、全省第1位女性捐献者镇江的戚熙娟,镇江的杨荣康,10位十年前的捐献者用事实证明捐献无损健康,因为捐献使他们更懂得生命的可贵,健康的无价。

 

一 份 特 殊 的 礼 物

 


  2007年9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徐州市级机关公务员孙文军在现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他素未谋面的妹妹(受者)因为要到北京参加考试而不能来到现场,发来了她的心声:“亲爱的孙大哥:您当初的干细胞已在我的身体内生根发芽了,因为您的干细胞使我挣脱了死神的手,得以生命的延续,从失望到充满希望,您的恩情我们永远难忘,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您对我来说是一个亲人,一个虽然陌生但无比亲切的人,现在我已经正常生活工作,同时我也要感谢红十字会骨髓库工作人员的付出,为我们搭建一座爱心桥梁,感谢社会让我感受到博爱,我也要尽自己微小的力量回馈社会。……”收到“礼物”的孙文军知道对方活得很好,心情特别好,举手之劳,能换来一个鲜活的生命,希望这位妹妹热爱生活,尽自己的力量都为社会做一些有益地事,把爱心传递下去。

 

不是母子 胜似母子

 



  捐献造血干细胞最让人感动的莫不是一个曾经绝望的生命重获新生,并重新回归社会,这也是激励着红十字人以及社会大众共同搭起拯救生命的“诺亚方舟”的动力。为了保护供患双方的隐私,国际上有供患回避的惯例,只能在患者康复后,双方都有见面愿望,为了宣传可以在活动现场见面。从2006年以来江苏先后安排了十多对供患见面。现场请来了一对“母子”:闾蓟敏是南通二中的语文老师,在2005年时将造血干细胞捐献给12岁的刘梦(原名),闾老师的造血干细胞在刘梦的体内生根发芽,血液的基因变得和闾老师完全一样。在2006年见面时刘梦还是一个孩子,学业因为生病而中断了几年,闾老师鼓励并支持他战胜了慢性排异所带来的身心痛苦并继续学习,可能因为移植了闾老师的某些基因,刘梦性格变得沉静、爱看书了,现在不仅长成了一个高大的小伙子,而且也已是一个高二的学生了,成绩在班级的前十名。闾老师非常为他骄傲,同是劝他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尽力去学就行了。闾老师用一句话总结了她的这份髓缘:我送出的是一缕春风,收获的却是整个春天。        

兄 弟 缘 分

   他们一个叫张勇,一个叫张多龙,虽然同姓,但2009年之前毫无关系,2009年6月9日,因为一根“髓线”把他们紧紧地连续在一起。张多龙在2009年发现患有急性白血病,到浙大附院治疗,医生建议寻找配型,在中华骨髓库中就找到了张勇,张勇当时已是一个老板,虽然生意要紧,但生命更是无价,毅然做出了捐献的决定。在捐献后也一直思念着他的同姓兄弟,得知他的这位兄弟恢复健康、并已娶妻生子的消息更是无以表达他的兴奋,双手紧紧地握着兄弟的手,不想分开。张多龙的故事也告诉大家,干细胞不仅可以使一个身患绝症的人重获新生,而且还可以诞育新的生命。

 

呼吁更多爱心人士加入

 

  捐献者马吉国和张慧合唱的一曲《爱因为在心中》生动地诠释了捐髓救人的全部理由和意义。


  现场的一幕幕让人感动的同时,更让人深思。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疗70多种造血和免疫功能障碍的疾病,我国每年新增仅白血病患者就有4-5万人,由于无血缘关系的人群配型成功率低,就目前的库容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无法找到相合的志愿者,更由于大家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恐惧,使这项事业与欧美国家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活动现场,中华骨髓库主任洪俊峻讲述了中华骨髓库的事业是一项爱心事业,在捐献中充满了爱心、勇气和缘份,希望加入的志愿者能珍惜这份缘,把爱心进行到底;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李新平在观看完现场后上台给捐献者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他深深的敬意,表示江苏未来要继续做好捐髓工作,服务好供患者,江苏的报名比例与台湾相比差距很大,要加大扩容的力度。同时希望能建立一个“髓缘基金”,帮助配型成功而无钱医治的患者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