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发表时间:2021年07月25日来源:未知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奋力开创江苏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江苏省红十字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奋力开创江苏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江苏省红十字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9年12月18日)
齐敦品
齐敦品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省红十字会第九届理事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江苏省红十字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意气风发、凝心聚力向着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勇前进,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砥砺初心使命,推进改革创新,凝聚人道力量,积极担当作为,努力为国奉献、为民造福,奋力开创新时代江苏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不懈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江苏省红十字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全省红十字事业砥砺奋进、快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全省各级红十字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团工作和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加快推进改革创新,扎实抓好核心业务体系建设,全省红十字工作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力提升,较好发挥了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
(一)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增强。加强救援队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修订完善灾害应急预案,规范应急救援工作流程,重点组建省红十字赈济救援队和心理救援队,着力提升救援队实战能力。改进物资储备和管理,创新救灾物资储运方式,推动省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升级改造。全省共建有各类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伍40支,省级备灾救灾中心1个、区域备灾中心2个、地方备灾物资储备点52个,在盐城“6·23”风灾、昆山“8·2”事故和响水“3·21”事故等救援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支持九寨沟、尼泊尔-西藏地震、“温比亚”台风等国(境)内外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累计拨付救灾款物近9000万元。
(二)应急救护培训广泛开展。认真实施“公益性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完善培训长效机制,五年共完成救护员培训243.61万人,普及性培训620.29万人,累计培训人数占全省户籍人口20以上。加强培训标准化建设,推动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竞赛纳入省、市总工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一批救护师资获得省、市“五一劳动奖章”和“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创新培训形式,实施“百万大学生应急救护提升行动”,举办高校大学生应急救护大赛、“江苏省应急科普文艺巡演”,广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推进生命安全体验馆和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基本实现县(市、区)全覆盖目标。加快5A级景区红十字救护站建设,推进公共场所配置体外除颤仪,充分发挥红十字救护队在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疗保障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三)“三献”等工作稳步推进。加强“三献”工作宣传动员,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造血干细胞捐献五年报名采集血样5.7万人份,累计入库17.3万人份,“三免”等激励措施纳入《省献血条例》,捐献无损健康理念广泛传播。人体器官捐献报名登记志愿者人数累计达到4.57万人,捐献数量明显提升,协调员队伍进一步加强,11个设区市建成缅怀纪念园(林、墙)。全省无偿献血量持续保持临床用血量100。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重建家庭联系活动等广泛开展。
(四)人道救助能力有效提升。切实加强人道资源动员,着力做好受灾群众、大重病家庭、特困群众的救助工作。五年来,累计筹集人道资源19.19亿元,其中接受社会捐赠款物8.75亿元。累计投入10.87亿元用于自然灾害紧急援助、灾后重建以及“博爱送万家”和助医、助学、扶贫等人道救助项目。全省共实施人道项目超过400个,项目总金额9800余万元,培育打造了“博爱光明行”等一批有地方特色、有红十字元素、可持续的人道品牌项目。审核发放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小天使”“天使阳光”救助款4926万元,救助省内病患儿童1585名。建成“博爱家园”165个,泰州海陵区春晖社区“博爱家园”被评为全国红十字系统“博爱家园”助力脱贫攻坚十佳精品项目。
(五)红十字文化广泛传播。主动融入宣传工作主渠道,设区市和78个县(市、区)红十字会纳入当地文明委组成单位。结合“5·8”世界红十字日等纪念日,通过举办红十字文艺汇演、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出版发行书籍印谱等各种形式扩大红十字影响力。创新宣传载体,开通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微信平台,全省80个市县、高校红十字会公众号加入微信影响力排行榜,形成传播矩阵。盐城市红十字会和无锡惠山区红十字会花茂波被评为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博爱青春”“农民健康百村工程”“南京志友”“靖江市红十字博爱天使”和常熟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刘渝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南通市红十字志愿者吴锦泉荣获“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50余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红十字志愿者被评为中国好人和地方好人,2135名红十字志愿者纳入“信用中国(江苏)”红名单。
(六)民间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省对外开放大局,主动对接柬埔寨、纳米比亚等江苏“走出去”重点国家和地区红十字会,与柬埔寨西哈努克省、纳米比亚霍马斯省和白俄罗斯戈梅利州红十字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实施对外援助项目。顺利完成贝宁、斯里兰卡等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来访、巴拿马及中亚国家研修班、英国上议院议员麦克·贝茨徒步活动协调保障等外事任务。与香港、澳门红十字会,台湾红十字组织及公益机构往来合作更加密切。认真落实扶贫协作工作部署,加大对陕西、青海等省市帮扶力度,广泛开展多形式交流活动和人道服务,对口支援款物累计4500余万元。
(七)组织阵地建设有序推进。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有近900名专职工作者、9429个基层组织和177个冠名医疗机构。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4个设区市和14个县(市、区)红十字会依法设立监事会。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全省有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1727支,志愿服务基地610个,志愿者24.7万名,“博爱青春”、养老照护等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红十字工作蓬勃发展,省市县全部建有学校红十字工作委员会,60以上学校建有红十字会,建成“省红十字示范学校”532所。
(八)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党组自身建设,制定完善党组工作规则,切实发挥党组领导作用。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抓好巡视整改,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对红十字会系统党建工作指导,13个设区市和27个县级红十字会设立党组。
各位代表,五年的历程很不平凡,五年的发展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有力指导,在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以及每一位红十字人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省红十字会第九届理事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单位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省广大红十字工作者、会员和志愿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二、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江苏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激发新担当,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以新思想统一思想、引航定向、汇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十字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深刻系统阐述了红十字会的特殊性质、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新形势下红十字会工作根本要求、目标任务和方法路径,进一步升华了红十字事业的宗旨使命,赋予了红十字工作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十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支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红十字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增强责任意识,推进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开展人道救助,真心关爱群众,努力为国奉献、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红十字工作的领导和支持,热情帮助解决红十字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进江苏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立足红十字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适应新形势、赢得新发展,必须更加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实践要求,更加自觉地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团工作和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到江苏红十字事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始终把牢政治方向,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创造新业绩、展现新作为。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上展现新作为。党的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切实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自觉接受并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道路,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加大政治动员、政治引领、政治教育的工作力度,通过有声有色的工作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落实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把所联系的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好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展现新作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是红十字会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红十字人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更加强烈,对人道服务质和量有了更高要求。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抓住服务群众这条工作的生命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人道需求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倾、工作下沉,尽心竭力为困难群众解难纾困,努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人道需求,更好地融入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方面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协助党委政府把民生保障的网织得更密、扶贫济困的底兜得更牢,努力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架好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上展现新作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始终是红十字会工作主线。要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行动,立足红十字会工作定位,在党政所需、群众所急、红会所能的领域找准工作结合点和着力点,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人道服务能力,主动融入“健康江苏”、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和谐社会建设等工作大局之中,精准发力、持续用力,齐心协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加快“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力量。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推进红十字会改革创新是深化群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领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大机遇。适应新时代人道需求新变化,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破除制约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根本动力靠改革。要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紧扣“强三性”“去四化”目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加强对重大问题的思考谋划,坚决破解制约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思维定势和体制机制,聚焦聚神聚力抓好改革部署落实,为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始终坚持依法依规治会,在提升红十字会公信力上展现新作为。依法治会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法治理念,自觉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完善约束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加强监督检查,依法依规完善、保障和规范红十字组织活动,不断提高红十字会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红十字事业始终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努力建设更加公开透明更具公信力的红十字组织。
始终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泛弘扬红十字精神上展现新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纽带。“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十字文化传播,主动融入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上发挥独特作用,讲好红十字故事,传播好红十字声音,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激发爱心善举,进一步传播正能量,引领新风尚。
三、今后五年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
未来五年是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我省红十字事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进入新时代,红十字工作的环境、任务、对象、要求都发生深刻变化,既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更孕育着红十字事业发展新机遇新空间新舞台。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团工作和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党对红十字事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道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目标,着力加强政治建设,着力强化主责主业,着力完善工作体系,着力巩固基层基础,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红十字会政治引领能力、服务大局能力、核心业务能力、品牌塑造及文化传播能力显著提升,努力打造理想信念坚定、联系群众密切、作风扎实过硬、组织体系健全、运行机制科学、更加公开透明、更具公信力的红十字组织,推动江苏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更大贡献。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主责主业,加快构建人道服务工作体系。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紧扣“三救”“三献”核心业务工作和人道服务新需求,完善标准、规范流程,集中力量、精准发力,强化统筹谋划和系统思维,努力构建统一规范、覆盖全面的人道服务工作体系。
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灾害应对能力。主动融入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系,完善与政府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细化应急预案,加强培训演练,改善物资装备,大力提升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指挥调度能力。着力提升省红十字赈济、医疗、心理和大众卫生等救援队规范化、专业化水平,统筹推进市县红十字救援队建设,努力打造专兼结合、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伍。设区市至少建设1支规模稳定的赈济救援队和若干有特色的专业救援力量,骨干力量不少于100人;县和有条件的市辖区建立1支综合性救援队,骨干力量保持20人以上。加强备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省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升级改造,努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保障水平。广泛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
加强人道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参与社会兜底保障能力。发挥红十字会优势,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协助党委政府守好民生底线。紧扣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受灾群众、大重病患者家庭、特困群众加大精准救助力度,切实提高参与兜底救助能力。积极推进“博爱家园”建设,认真总结经验,创新建设模式,丰富服务内涵,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依托“博爱家园”大力开展健康服务、大病救助、扶贫帮困等社会救助和关爱保护活动,使之成为参与社会治理、开展人道服务、传播红十字精神的重要载体平台。力争到2024年,全省“博爱家园”数量达到1200个以上。持续实施“博爱送万家”“农民健康百村工程”、养老照护志愿服务等人道救助和人道服务项目,提供更加丰富的人道服务。继续做好对口帮扶协作工作。
加强生命健康关爱体系建设,提高群众健康服务能力。认真实施“健康江苏”行动,积极开展生命健康服务。健全应急救护培训质量体系,持续推动应急救护培训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推进应急救护培训标准化建设,推动建设救护技能与公共救护设施相衔接的“一键救援”系统。力争到2024年,全省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到25,救护员比例达到11以上。健全“三献”工作体系和管理制度,促进“三献”工作科学有序、规范高效、符合伦理。加强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质量体系建设,提高库容使用率,探索“一库多用”模式。加快建立省级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大力宣传倡导、协调推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
(二)强化基层基础,更好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是红十字会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更好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抓手。要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推动资源下倾、工作下沉,强化基层阵地服务功能,实现组织、阵地、活动的有效覆盖,努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着力加强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推动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规划,根据青少年年龄层次、专业类型,分类开展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志愿服务、健康教育等工作。充分发挥“博爱青春”志愿服务等品牌项目引领作用,积极搭建青少年道德实践平台,践行崇善尚美,促进立德树人。进一步巩固学校红十字阵地,力争到2024年,全省70以上中小学和100高校建立红十字会。
着力加强社区红十字工作。按照社区支持、群众所需、社会参与原则,推动“三救”“三献”、志愿服务、宣传动员等进社区,充分发挥“博爱家园”、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红十字服务站、红十字救护站、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和博爱卫生院等服务阵地作用,主动融入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及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建设,整合发动社区人道资源,积极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广泛开展人道服务,更好地联系、动员、服务基层群众。
着力增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活力。按照“六有”标准,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建成一批、巩固一批”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街道)、社区、学校、医院、园区、新领域新阶层中红十字会组织建设,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能力建设,创新工作载体,增强服务功能,完善表扬激励机制,激发组织活力。加强会员发展工作,改进会员管理,实现会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切实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提升动员能力,为红十字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人道资源动员工作是依法履责、有效开展人道服务的前提和基础。要把人道资源动员工作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紧盯资源群体,创新筹资方式,打造项目品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道资源动员模式和渠道,努力把人道资源动员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加强筹资动员。以需求为导向,策划实施更多更精准的“博爱系列”项目,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改进捐赠人服务工作,鼓励创设专项基金,广泛汇聚社会资源,力争5年募集款物总额达到12亿元以上。加强与互联网平台的公益合作,实施“互联网+人道资源动员”活动和项目运作,构建省市县三级网络筹款体系。
加强志愿者动员。志愿者、志愿服务是红十字会重要的人道资源。健全红十字志愿服务体系,拓展红十字志愿服务范围,完善志愿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健全按专业、分领域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标准,提高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激励规范化水平。精心打造“博爱青春”、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力争到2024年,注册志愿者达到7万人以上、志愿服务队2000支以上、志愿服务基地(站)700个以上。
加强品牌建设。品牌项目是互联网公益资源动员的重要载体,加强红十字会品牌建设,以品牌发挥优势、以品牌凝聚人心、以品牌推动工作,是聚焦主责主业、提升红十字会社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要紧紧围绕“三救”“三献”、红十字志愿服务、红十字青少年等业务,精心打造特色项目、特色载体,加大对优势精品项目投入,加强资源统筹,建立健全品牌培育宣传推介机制,放大品牌效应,努力打造一批群众广泛接受、公众认可度高、社会效益显著、彰显人道特色的红十字品牌。
(四)加强红十字文化传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紧跟时代要求,创新传播方式方法,提升文化传播能力,深入挖掘、广泛传播红十字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追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发挥独特作用。
加强红十字宣传工作。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支持,主动融入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格局。深入挖掘红十字工作优秀题材和红十字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宣传红十字精神的优秀节目、文化精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积极开展人道传播,注重向社会大众宣传人道理念和红十字运动知识。创新宣传方式,整合报刊、网站、微信等宣传阵地,构建全省红十字宣传新媒体矩阵,完善省市县三级红十字会宣传网络,大力宣传红十字事业发展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充分发挥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等高校研究基地作用,切实加强红十字运动理论研究。
加快“网上红十字会”建设。强化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应用,升级改版省红十字会网站,打造移动服务平台,推动红十字管理服务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加大互联网在红十字会组织建设、能力建设、资源动员、品牌传播等工作中的应用力度,推动互联网与红十字事业的全面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红十字会”的工作新格局。下大力气开展网上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拓展网上阵地,传播网上正能量。
深化交流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以及江苏“走出去”重点国家和地区红十字会交流联系,在救灾救援、社区发展、志愿服务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促进民心相通,为我省“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和“走出去”战略营造良好环境。密切与香港、澳门红十字会和台湾红十字组织交流合作。认真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长三角地区红十字事业协同发展。
(五)深化改革创新,为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创新理念思路举措,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抓好改革部署落实。
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接受并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大力加强红十字会党的建设,切实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为红十字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推动红十字会系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加强对红十字会系统党建工作指导,推动各级红十字会健全党组织,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推动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将红十字会党的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推动有条件的县级红十字会设立党组,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红十字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深化重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紧扣改进治理结构、优化职能配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公信力等重点难点问题,以极大的定力深化改革、推动创新,转变思路理念、勇于攻坚克难,以重点突破实现改革的整体推进。着力优化治理结构,推进县级以上红十字会依法依章程按期换届,建立完善监事会制度,形成理事会决策、执委会执行、监事会监督的新型治理结构。着力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对下级红十字会的业务指导、工作监督和财务监督力度,落实下级红十字会主要专职负责人任免提名听取上级红十字会意见等制度,推动县级红十字会彻底理顺管理体制。着力改革组织人事制度,围绕主责主业和服务群众配置资源,探索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干部“专兼挂”机制。着力加强公信力建设,坚持依法依规治会,推进公开透明,健全依法决策、依法执行、依法监督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规范信息发布工作。着力推进管理创新,建立绩效考评和问责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完善专家咨询论证和法律顾问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深入把握规律创新工作方法。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紧扣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人道领域的助手、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定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新时代红十字工作特点和规律,自觉以新思想为武器指导解决改革发展重大问题,打破惯性思维、跳出封闭圈子,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工作创新。要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能力,努力学会以全局的高度、时代的视角找准定位、谋划工作,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善于运用协同合作工作方式,树立社会化开放式理念,建立健全与相关部门、群团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打破自我循环,学会借船出海,聚集起推动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善于运用群众工作方法,强化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健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不断增强红十字会影响力和感召力。善于开展网上工作,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作用,实现网上网下有效衔接、高效互动。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使命对红十字会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红十字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我们一定要加强能力建设,切实增强“本领恐慌”,大兴学习之风,锤炼过硬本领,不断提高红十字会干部依法履职能力、学习调研能力、狠抓落实能力、群众工作能力、风险处置能力。我们一定要积极担当作为,牢记初心使命,服务困难群众,弘扬奋斗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我们一定要保持清正廉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省委《具体办法》,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巩固发展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展开壮丽的新画卷,江苏红十字事业发展迎来无限光明的美好前景。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有力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担当使命、砥砺前行,奋力开创新时代江苏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书写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受省红十字会第九届理事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江苏省红十字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意气风发、凝心聚力向着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勇前进,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砥砺初心使命,推进改革创新,凝聚人道力量,积极担当作为,努力为国奉献、为民造福,奋力开创新时代江苏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不懈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江苏省红十字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全省红十字事业砥砺奋进、快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全省各级红十字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团工作和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加快推进改革创新,扎实抓好核心业务体系建设,全省红十字工作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力提升,较好发挥了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
(一)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增强。加强救援队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修订完善灾害应急预案,规范应急救援工作流程,重点组建省红十字赈济救援队和心理救援队,着力提升救援队实战能力。改进物资储备和管理,创新救灾物资储运方式,推动省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升级改造。全省共建有各类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伍40支,省级备灾救灾中心1个、区域备灾中心2个、地方备灾物资储备点52个,在盐城“6·23”风灾、昆山“8·2”事故和响水“3·21”事故等救援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支持九寨沟、尼泊尔-西藏地震、“温比亚”台风等国(境)内外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累计拨付救灾款物近9000万元。
(二)应急救护培训广泛开展。认真实施“公益性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完善培训长效机制,五年共完成救护员培训243.61万人,普及性培训620.29万人,累计培训人数占全省户籍人口20以上。加强培训标准化建设,推动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竞赛纳入省、市总工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一批救护师资获得省、市“五一劳动奖章”和“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创新培训形式,实施“百万大学生应急救护提升行动”,举办高校大学生应急救护大赛、“江苏省应急科普文艺巡演”,广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推进生命安全体验馆和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基本实现县(市、区)全覆盖目标。加快5A级景区红十字救护站建设,推进公共场所配置体外除颤仪,充分发挥红十字救护队在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疗保障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三)“三献”等工作稳步推进。加强“三献”工作宣传动员,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造血干细胞捐献五年报名采集血样5.7万人份,累计入库17.3万人份,“三免”等激励措施纳入《省献血条例》,捐献无损健康理念广泛传播。人体器官捐献报名登记志愿者人数累计达到4.57万人,捐献数量明显提升,协调员队伍进一步加强,11个设区市建成缅怀纪念园(林、墙)。全省无偿献血量持续保持临床用血量100。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重建家庭联系活动等广泛开展。
(四)人道救助能力有效提升。切实加强人道资源动员,着力做好受灾群众、大重病家庭、特困群众的救助工作。五年来,累计筹集人道资源19.19亿元,其中接受社会捐赠款物8.75亿元。累计投入10.87亿元用于自然灾害紧急援助、灾后重建以及“博爱送万家”和助医、助学、扶贫等人道救助项目。全省共实施人道项目超过400个,项目总金额9800余万元,培育打造了“博爱光明行”等一批有地方特色、有红十字元素、可持续的人道品牌项目。审核发放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小天使”“天使阳光”救助款4926万元,救助省内病患儿童1585名。建成“博爱家园”165个,泰州海陵区春晖社区“博爱家园”被评为全国红十字系统“博爱家园”助力脱贫攻坚十佳精品项目。
(五)红十字文化广泛传播。主动融入宣传工作主渠道,设区市和78个县(市、区)红十字会纳入当地文明委组成单位。结合“5·8”世界红十字日等纪念日,通过举办红十字文艺汇演、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出版发行书籍印谱等各种形式扩大红十字影响力。创新宣传载体,开通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微信平台,全省80个市县、高校红十字会公众号加入微信影响力排行榜,形成传播矩阵。盐城市红十字会和无锡惠山区红十字会花茂波被评为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博爱青春”“农民健康百村工程”“南京志友”“靖江市红十字博爱天使”和常熟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刘渝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南通市红十字志愿者吴锦泉荣获“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50余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红十字志愿者被评为中国好人和地方好人,2135名红十字志愿者纳入“信用中国(江苏)”红名单。
(六)民间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省对外开放大局,主动对接柬埔寨、纳米比亚等江苏“走出去”重点国家和地区红十字会,与柬埔寨西哈努克省、纳米比亚霍马斯省和白俄罗斯戈梅利州红十字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实施对外援助项目。顺利完成贝宁、斯里兰卡等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来访、巴拿马及中亚国家研修班、英国上议院议员麦克·贝茨徒步活动协调保障等外事任务。与香港、澳门红十字会,台湾红十字组织及公益机构往来合作更加密切。认真落实扶贫协作工作部署,加大对陕西、青海等省市帮扶力度,广泛开展多形式交流活动和人道服务,对口支援款物累计4500余万元。
(七)组织阵地建设有序推进。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有近900名专职工作者、9429个基层组织和177个冠名医疗机构。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4个设区市和14个县(市、区)红十字会依法设立监事会。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全省有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1727支,志愿服务基地610个,志愿者24.7万名,“博爱青春”、养老照护等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红十字工作蓬勃发展,省市县全部建有学校红十字工作委员会,60以上学校建有红十字会,建成“省红十字示范学校”532所。
(八)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党组自身建设,制定完善党组工作规则,切实发挥党组领导作用。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抓好巡视整改,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对红十字会系统党建工作指导,13个设区市和27个县级红十字会设立党组。
各位代表,五年的历程很不平凡,五年的发展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有力指导,在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以及每一位红十字人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省红十字会第九届理事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单位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省广大红十字工作者、会员和志愿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二、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江苏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激发新担当,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以新思想统一思想、引航定向、汇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十字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深刻系统阐述了红十字会的特殊性质、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新形势下红十字会工作根本要求、目标任务和方法路径,进一步升华了红十字事业的宗旨使命,赋予了红十字工作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十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支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红十字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增强责任意识,推进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开展人道救助,真心关爱群众,努力为国奉献、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红十字工作的领导和支持,热情帮助解决红十字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进江苏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立足红十字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适应新形势、赢得新发展,必须更加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实践要求,更加自觉地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团工作和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到江苏红十字事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始终把牢政治方向,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创造新业绩、展现新作为。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上展现新作为。党的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切实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自觉接受并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道路,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加大政治动员、政治引领、政治教育的工作力度,通过有声有色的工作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落实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把所联系的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好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展现新作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是红十字会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红十字人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更加强烈,对人道服务质和量有了更高要求。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抓住服务群众这条工作的生命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人道需求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倾、工作下沉,尽心竭力为困难群众解难纾困,努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人道需求,更好地融入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方面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协助党委政府把民生保障的网织得更密、扶贫济困的底兜得更牢,努力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架好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上展现新作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始终是红十字会工作主线。要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行动,立足红十字会工作定位,在党政所需、群众所急、红会所能的领域找准工作结合点和着力点,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人道服务能力,主动融入“健康江苏”、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和谐社会建设等工作大局之中,精准发力、持续用力,齐心协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加快“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力量。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推进红十字会改革创新是深化群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领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大机遇。适应新时代人道需求新变化,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破除制约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根本动力靠改革。要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紧扣“强三性”“去四化”目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加强对重大问题的思考谋划,坚决破解制约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思维定势和体制机制,聚焦聚神聚力抓好改革部署落实,为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始终坚持依法依规治会,在提升红十字会公信力上展现新作为。依法治会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法治理念,自觉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完善约束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加强监督检查,依法依规完善、保障和规范红十字组织活动,不断提高红十字会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红十字事业始终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努力建设更加公开透明更具公信力的红十字组织。
始终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泛弘扬红十字精神上展现新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纽带。“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十字文化传播,主动融入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上发挥独特作用,讲好红十字故事,传播好红十字声音,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激发爱心善举,进一步传播正能量,引领新风尚。
三、今后五年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
未来五年是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我省红十字事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进入新时代,红十字工作的环境、任务、对象、要求都发生深刻变化,既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更孕育着红十字事业发展新机遇新空间新舞台。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团工作和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党对红十字事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道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目标,着力加强政治建设,着力强化主责主业,着力完善工作体系,着力巩固基层基础,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红十字会政治引领能力、服务大局能力、核心业务能力、品牌塑造及文化传播能力显著提升,努力打造理想信念坚定、联系群众密切、作风扎实过硬、组织体系健全、运行机制科学、更加公开透明、更具公信力的红十字组织,推动江苏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更大贡献。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主责主业,加快构建人道服务工作体系。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紧扣“三救”“三献”核心业务工作和人道服务新需求,完善标准、规范流程,集中力量、精准发力,强化统筹谋划和系统思维,努力构建统一规范、覆盖全面的人道服务工作体系。
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灾害应对能力。主动融入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系,完善与政府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细化应急预案,加强培训演练,改善物资装备,大力提升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指挥调度能力。着力提升省红十字赈济、医疗、心理和大众卫生等救援队规范化、专业化水平,统筹推进市县红十字救援队建设,努力打造专兼结合、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伍。设区市至少建设1支规模稳定的赈济救援队和若干有特色的专业救援力量,骨干力量不少于100人;县和有条件的市辖区建立1支综合性救援队,骨干力量保持20人以上。加强备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省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升级改造,努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保障水平。广泛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
加强人道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参与社会兜底保障能力。发挥红十字会优势,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协助党委政府守好民生底线。紧扣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受灾群众、大重病患者家庭、特困群众加大精准救助力度,切实提高参与兜底救助能力。积极推进“博爱家园”建设,认真总结经验,创新建设模式,丰富服务内涵,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依托“博爱家园”大力开展健康服务、大病救助、扶贫帮困等社会救助和关爱保护活动,使之成为参与社会治理、开展人道服务、传播红十字精神的重要载体平台。力争到2024年,全省“博爱家园”数量达到1200个以上。持续实施“博爱送万家”“农民健康百村工程”、养老照护志愿服务等人道救助和人道服务项目,提供更加丰富的人道服务。继续做好对口帮扶协作工作。
加强生命健康关爱体系建设,提高群众健康服务能力。认真实施“健康江苏”行动,积极开展生命健康服务。健全应急救护培训质量体系,持续推动应急救护培训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推进应急救护培训标准化建设,推动建设救护技能与公共救护设施相衔接的“一键救援”系统。力争到2024年,全省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到25,救护员比例达到11以上。健全“三献”工作体系和管理制度,促进“三献”工作科学有序、规范高效、符合伦理。加强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质量体系建设,提高库容使用率,探索“一库多用”模式。加快建立省级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大力宣传倡导、协调推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
(二)强化基层基础,更好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是红十字会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更好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抓手。要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推动资源下倾、工作下沉,强化基层阵地服务功能,实现组织、阵地、活动的有效覆盖,努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着力加强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推动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规划,根据青少年年龄层次、专业类型,分类开展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志愿服务、健康教育等工作。充分发挥“博爱青春”志愿服务等品牌项目引领作用,积极搭建青少年道德实践平台,践行崇善尚美,促进立德树人。进一步巩固学校红十字阵地,力争到2024年,全省70以上中小学和100高校建立红十字会。
着力加强社区红十字工作。按照社区支持、群众所需、社会参与原则,推动“三救”“三献”、志愿服务、宣传动员等进社区,充分发挥“博爱家园”、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红十字服务站、红十字救护站、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和博爱卫生院等服务阵地作用,主动融入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及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建设,整合发动社区人道资源,积极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广泛开展人道服务,更好地联系、动员、服务基层群众。
着力增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活力。按照“六有”标准,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建成一批、巩固一批”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街道)、社区、学校、医院、园区、新领域新阶层中红十字会组织建设,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能力建设,创新工作载体,增强服务功能,完善表扬激励机制,激发组织活力。加强会员发展工作,改进会员管理,实现会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切实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提升动员能力,为红十字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人道资源动员工作是依法履责、有效开展人道服务的前提和基础。要把人道资源动员工作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紧盯资源群体,创新筹资方式,打造项目品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道资源动员模式和渠道,努力把人道资源动员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加强筹资动员。以需求为导向,策划实施更多更精准的“博爱系列”项目,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改进捐赠人服务工作,鼓励创设专项基金,广泛汇聚社会资源,力争5年募集款物总额达到12亿元以上。加强与互联网平台的公益合作,实施“互联网+人道资源动员”活动和项目运作,构建省市县三级网络筹款体系。
加强志愿者动员。志愿者、志愿服务是红十字会重要的人道资源。健全红十字志愿服务体系,拓展红十字志愿服务范围,完善志愿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健全按专业、分领域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标准,提高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激励规范化水平。精心打造“博爱青春”、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力争到2024年,注册志愿者达到7万人以上、志愿服务队2000支以上、志愿服务基地(站)700个以上。
加强品牌建设。品牌项目是互联网公益资源动员的重要载体,加强红十字会品牌建设,以品牌发挥优势、以品牌凝聚人心、以品牌推动工作,是聚焦主责主业、提升红十字会社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要紧紧围绕“三救”“三献”、红十字志愿服务、红十字青少年等业务,精心打造特色项目、特色载体,加大对优势精品项目投入,加强资源统筹,建立健全品牌培育宣传推介机制,放大品牌效应,努力打造一批群众广泛接受、公众认可度高、社会效益显著、彰显人道特色的红十字品牌。
(四)加强红十字文化传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紧跟时代要求,创新传播方式方法,提升文化传播能力,深入挖掘、广泛传播红十字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追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发挥独特作用。
加强红十字宣传工作。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支持,主动融入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格局。深入挖掘红十字工作优秀题材和红十字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宣传红十字精神的优秀节目、文化精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积极开展人道传播,注重向社会大众宣传人道理念和红十字运动知识。创新宣传方式,整合报刊、网站、微信等宣传阵地,构建全省红十字宣传新媒体矩阵,完善省市县三级红十字会宣传网络,大力宣传红十字事业发展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充分发挥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等高校研究基地作用,切实加强红十字运动理论研究。
加快“网上红十字会”建设。强化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应用,升级改版省红十字会网站,打造移动服务平台,推动红十字管理服务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加大互联网在红十字会组织建设、能力建设、资源动员、品牌传播等工作中的应用力度,推动互联网与红十字事业的全面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红十字会”的工作新格局。下大力气开展网上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拓展网上阵地,传播网上正能量。
深化交流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以及江苏“走出去”重点国家和地区红十字会交流联系,在救灾救援、社区发展、志愿服务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促进民心相通,为我省“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和“走出去”战略营造良好环境。密切与香港、澳门红十字会和台湾红十字组织交流合作。认真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长三角地区红十字事业协同发展。
(五)深化改革创新,为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创新理念思路举措,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抓好改革部署落实。
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接受并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大力加强红十字会党的建设,切实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为红十字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推动红十字会系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加强对红十字会系统党建工作指导,推动各级红十字会健全党组织,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推动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将红十字会党的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推动有条件的县级红十字会设立党组,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红十字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深化重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紧扣改进治理结构、优化职能配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公信力等重点难点问题,以极大的定力深化改革、推动创新,转变思路理念、勇于攻坚克难,以重点突破实现改革的整体推进。着力优化治理结构,推进县级以上红十字会依法依章程按期换届,建立完善监事会制度,形成理事会决策、执委会执行、监事会监督的新型治理结构。着力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对下级红十字会的业务指导、工作监督和财务监督力度,落实下级红十字会主要专职负责人任免提名听取上级红十字会意见等制度,推动县级红十字会彻底理顺管理体制。着力改革组织人事制度,围绕主责主业和服务群众配置资源,探索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干部“专兼挂”机制。着力加强公信力建设,坚持依法依规治会,推进公开透明,健全依法决策、依法执行、依法监督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规范信息发布工作。着力推进管理创新,建立绩效考评和问责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完善专家咨询论证和法律顾问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深入把握规律创新工作方法。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紧扣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人道领域的助手、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定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新时代红十字工作特点和规律,自觉以新思想为武器指导解决改革发展重大问题,打破惯性思维、跳出封闭圈子,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工作创新。要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能力,努力学会以全局的高度、时代的视角找准定位、谋划工作,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善于运用协同合作工作方式,树立社会化开放式理念,建立健全与相关部门、群团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打破自我循环,学会借船出海,聚集起推动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善于运用群众工作方法,强化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健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不断增强红十字会影响力和感召力。善于开展网上工作,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作用,实现网上网下有效衔接、高效互动。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使命对红十字会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红十字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我们一定要加强能力建设,切实增强“本领恐慌”,大兴学习之风,锤炼过硬本领,不断提高红十字会干部依法履职能力、学习调研能力、狠抓落实能力、群众工作能力、风险处置能力。我们一定要积极担当作为,牢记初心使命,服务困难群众,弘扬奋斗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我们一定要保持清正廉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省委《具体办法》,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巩固发展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展开壮丽的新画卷,江苏红十字事业发展迎来无限光明的美好前景。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有力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担当使命、砥砺前行,奋力开创新时代江苏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书写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