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南通市]他们,离病毒最近 ——记疫情下的海安市红十字医院检验人

发表时间:2022年10月20日来源:海安市红十字会

微信图片_20221020092953_副本.png

10月17日,海安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发布了第三十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的结果,这是当下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疫情相关信息之一,是带给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强心剂。每天几十万份的检测报告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组织者、采集者、检测者、志愿者、服务者,每一位逆行者都是英雄。其中,有这样一群人,虽然不在临床一线,却争分夺秒与病毒面对面拼力“交战”,他们就是检验人——一群不在聚光灯下的新冠肺炎病毒“扫雷人”!

微信图片_20221020093005_副本.png

在海安连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任务下,检验人的工作量陡然增多。对于很多人来说,检测报告只是几个小时的等待,报告也仅仅只是一个“码”,对于检验科的同事来说,是24小时不停运转,是不分昼夜的战斗,更是步步筛查和层层把关的严谨。随着核酸检测标本剧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葛仁美几乎没日没夜坚守在科室和PCR实验室。为确保检测数据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反馈,她几乎是马不停蹄、争分夺秒。为了第一时间出核酸检测结果,她加班加点审核结果、上传数据,工作到凌晨四、五点成了常态。她说:“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我应尽的责任。作为一名检验人员,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下去。作为一名志愿者,这是我彰显红十字精神的方式

微信图片_20221020093007_副本.png

实验室长时间不停歇地忙碌,不到一天手就磨出了泡,口渴、饥饿和疲惫是常态。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他们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每天成千上万个标本,工作强度大,检测过程重复又枯燥,每一次核酸检测,都是对检验科所有人速度、能力和体力的考验。陆爱军说:我们抢时间、抢速度,一刻也不敢停下,想尽办法提高工作效率,直到手掌发白,双臂麻木,每次脱下防护服,衣裤都全部湿透;每次取下口罩时,满颊是勒痕;每次走出实验室,都是疲惫不堪几近虚脱……


在核酸检测的行列里,党员同志们在平凡中锤炼为民仁心,在疫情中彰显党员风采。标本接收、核对、信息录入、配置试剂、加样、核酸提取、上机扩增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和错误。沈洁、邹忠丽、陈娟等人以防护服为铠甲,以实验室为战场,用高效精准的检测,让每一份报告都经得起检验,让新冠病毒无处可逃。

微信图片_20221020093015_副本.png

目前,全市各家医院纷纷抽调相关专业人员加入核酸检测队伍中,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每天的日均核酸检测量均在两万五千份以上,最多的一日达三点七万份,检验人员四班倒,24小时超负荷工作,只为了尽早尽快精准出具报告,让百姓安心。检验科主任董业锋介绍说:“同事们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伤病,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退缩,人人争先恐后,让我既感动又心疼。好好吃顿饭、美美睡一觉,对我们而言都是奢侈,饿了就啃几口黄瓜,困了就倚着桌子打个盹。我们劳心劳力,无怨无悔,只为尽心尽责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微信图片_20221020093018_副本.png

   这群离新冠肺炎病毒最近的人,三年来,放弃所有节假日坚守岗位,多少日夜颠倒导致生物钟紊乱,再多委屈埋在心里,再多泪水也独自咽下... ...他们用无畏的勇敢、顽强的意志诠释了最美“逆行者”的精神,书写了红十字志愿者“人道、博爱、奉献”的最美篇章,虽居幕后,一样精彩! 


[南通市]他们,离病毒最近 ——记疫情下的海安市红十字医院检验人

2022-10-20    来源:海安市红十字会

微信图片_20221020092953_副本.png

10月17日,海安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发布了第三十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的结果,这是当下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疫情相关信息之一,是带给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强心剂。每天几十万份的检测报告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组织者、采集者、检测者、志愿者、服务者,每一位逆行者都是英雄。其中,有这样一群人,虽然不在临床一线,却争分夺秒与病毒面对面拼力“交战”,他们就是检验人——一群不在聚光灯下的新冠肺炎病毒“扫雷人”!

微信图片_20221020093005_副本.png

在海安连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任务下,检验人的工作量陡然增多。对于很多人来说,检测报告只是几个小时的等待,报告也仅仅只是一个“码”,对于检验科的同事来说,是24小时不停运转,是不分昼夜的战斗,更是步步筛查和层层把关的严谨。随着核酸检测标本剧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葛仁美几乎没日没夜坚守在科室和PCR实验室。为确保检测数据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反馈,她几乎是马不停蹄、争分夺秒。为了第一时间出核酸检测结果,她加班加点审核结果、上传数据,工作到凌晨四、五点成了常态。她说:“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我应尽的责任。作为一名检验人员,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下去。作为一名志愿者,这是我彰显红十字精神的方式

微信图片_20221020093007_副本.png

实验室长时间不停歇地忙碌,不到一天手就磨出了泡,口渴、饥饿和疲惫是常态。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他们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每天成千上万个标本,工作强度大,检测过程重复又枯燥,每一次核酸检测,都是对检验科所有人速度、能力和体力的考验。陆爱军说:我们抢时间、抢速度,一刻也不敢停下,想尽办法提高工作效率,直到手掌发白,双臂麻木,每次脱下防护服,衣裤都全部湿透;每次取下口罩时,满颊是勒痕;每次走出实验室,都是疲惫不堪几近虚脱……


在核酸检测的行列里,党员同志们在平凡中锤炼为民仁心,在疫情中彰显党员风采。标本接收、核对、信息录入、配置试剂、加样、核酸提取、上机扩增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和错误。沈洁、邹忠丽、陈娟等人以防护服为铠甲,以实验室为战场,用高效精准的检测,让每一份报告都经得起检验,让新冠病毒无处可逃。

微信图片_20221020093015_副本.png

目前,全市各家医院纷纷抽调相关专业人员加入核酸检测队伍中,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每天的日均核酸检测量均在两万五千份以上,最多的一日达三点七万份,检验人员四班倒,24小时超负荷工作,只为了尽早尽快精准出具报告,让百姓安心。检验科主任董业锋介绍说:“同事们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伤病,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退缩,人人争先恐后,让我既感动又心疼。好好吃顿饭、美美睡一觉,对我们而言都是奢侈,饿了就啃几口黄瓜,困了就倚着桌子打个盹。我们劳心劳力,无怨无悔,只为尽心尽责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微信图片_20221020093018_副本.png

   这群离新冠肺炎病毒最近的人,三年来,放弃所有节假日坚守岗位,多少日夜颠倒导致生物钟紊乱,再多委屈埋在心里,再多泪水也独自咽下... ...他们用无畏的勇敢、顽强的意志诠释了最美“逆行者”的精神,书写了红十字志愿者“人道、博爱、奉献”的最美篇章,虽居幕后,一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