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盱眙县新华社区博爱家园用“积分制”提升志愿服务效能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11日来源:盱眙县红十字会
近年来,盱眙县新华社区博爱家园志愿服务工作坚持以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坚强堡垒作用,积极探索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创立“网格化”和“积分制”管理模式,推动志愿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积分制”管理,提升居民自治积极性
在盱城街道新华社区博爱家园,消毒液、牙膏、洗衣液、纸巾等日常生活用品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展示架上,对应粘贴着从10分到60分不等的积分额。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积分,例如参加新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帮扶照料孤寡困境老人、困难儿童等,积分排名靠前将直接作为星级文明户推荐人选。
“加减分清单”涵盖平安建设、乡风文明、人居环境、民主管理四大模块,以加分项为主、扣分项为辅,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各项志愿活动。“在今年防控最吃紧的阶段,我们将积分制管理与疫情防控工作有机结合,鼓励大家主动参与志愿服务。通过积分制的推广,广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高了。”新华社区博爱家园负责人说。
“考核体系”让新风良俗有了“荣誉”
根据“加减分清单”,网格员、博爱家园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社区两委等组成评分小组,对辖区居民家庭进行考核,及时记录积分情况。通过建立“考核体系”,让参与各项志愿活动有了“荣誉”。积分制给无形的村规民约赋予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逐步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志愿服务,让群众成为社志愿服务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
“大家都希望得高分。”新华社区居民俞阿姨说,“有了‘加减分’考核,大家对于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主动性越来越强,好多事情大家都争先恐后抢着做。”疫情期间,她还发动丈夫和儿子一起参加志愿服务,为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
“小积分”带来大变化,志愿服务群众跟着干
“小积分”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变化。积分制管理,让广大居民群众主体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志愿服务参与度高了,让红十字博爱家园的认可度也变得更强,让更多的居民感受到红十字带来的温暖。
新华社区博爱家园通过“积分”管理,促进了群众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活动,由社区博爱家园工作人员“唱独角戏”向群众“跳集体舞”转变,进一步筑牢了基层红十字组织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