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镇江市]对标震灾桌面推演响应 赈济救援双轮驱动提升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17日来源:镇江市红十字会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我国境内云南等地震感强烈。中缅山水相连,胞波情谊深厚,中国国家应急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响应驰援,谱写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点亮了人道主义生命之光。在此背景下,4月13日,镇江市红十字应急救援中心2025年度赈济救援能力提升专项培训举办,赈济救援组队员及2025年新招募入队救援志愿者共29人参训,基于国际救援和大灾后防疫等因素,将环球计划、营地建设和管理、大众卫生和防疫消杀作为重点培训内容。

震灾发生后,镇江市红十字应急救援中心启动灾害响应信息收集和研判工作,遵循应急管理局和省、市红十字会指令要求,结合灾害特点,为提升队伍灾害应急响应的能力,采取模拟响应“参与缅甸地震赈济救援行前准备”针对性路演训练战斗备勤方式,由队长吴锦平担当导调,赈济救援组组长吕正宁为参演指挥兼出勤队长,统合赈济救援组、医疗救护组以及后勤装备等小组参演,以灾区客观情况为背景,于30日晚线上桌面推演的方式实施,全面梳理按派遣5-8人规模指令要求参与省红十字会调遣联合组队的应急响应行前准备流程。从普通关注灾害,到仿真、双盲推演灾害应急响应,过程中出现的局促、问题以及庞杂事务和人力、物力的投入,让队员们深深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推演结束后于形成《3.28缅甸地震赈济救援行动行前准备计划书》为日后真实应急响应提供了经验,也为后续队内专项训练提升提供了指导性的“标本”。

不同灾害类型以及不同时间阶段救援救灾的目标和重点不同。以缅甸地震为例,震灾发生后次日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启程,首批救灾物资紧急启运。72小时生命救援黄金时间后,承担赈济、供水和大众卫生、防疫消杀等工作的第二批次赈济救援队伍出征,相应阶段的赈灾物资发运。赈济救援是红十字救援队伍的一大特色,近年来镇江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先后有10余人次参加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援培训和演练,赈济救援和应急医疗救护、水上救援成为队伍能力重点铸造方面。

重大的灾害后,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的需求和有限供给是急需解决的现实矛盾,往往赈济救援队员是“火种”,作为专业力量应当发挥引导、培训当地志愿者资源和群众力量共同参与赈灾的作用,发挥乘数效应,镇江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要求队员既能讲、又能做,赈灾理论素养和实操技能成为队员和队伍能力建设的双轮驱动,努力打造一支教学相长的赈济救援师资队伍作为赈济救援能力建设的“发动机”,凡训必理论和实操双修。

随着国家对社会应急力量管理规范和分类测评的推进,科学有序、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成为参与救援救灾的基本要求,既往一窝蜂冲向灾区低效混乱的场景现象将大幅减少。练为战,参照标准和规范,结合有目标性的灾害开展队伍针对性的响应和模拟参与救援救灾的专项训练或演练,提升训练质量锻造队伍,镇江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在做有益尝试。


[镇江市]对标震灾桌面推演响应 赈济救援双轮驱动提升

2025-04-17    来源:镇江市红十字会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我国境内云南等地震感强烈。中缅山水相连,胞波情谊深厚,中国国家应急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响应驰援,谱写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点亮了人道主义生命之光。在此背景下,4月13日,镇江市红十字应急救援中心2025年度赈济救援能力提升专项培训举办,赈济救援组队员及2025年新招募入队救援志愿者共29人参训,基于国际救援和大灾后防疫等因素,将环球计划、营地建设和管理、大众卫生和防疫消杀作为重点培训内容。

震灾发生后,镇江市红十字应急救援中心启动灾害响应信息收集和研判工作,遵循应急管理局和省、市红十字会指令要求,结合灾害特点,为提升队伍灾害应急响应的能力,采取模拟响应“参与缅甸地震赈济救援行前准备”针对性路演训练战斗备勤方式,由队长吴锦平担当导调,赈济救援组组长吕正宁为参演指挥兼出勤队长,统合赈济救援组、医疗救护组以及后勤装备等小组参演,以灾区客观情况为背景,于30日晚线上桌面推演的方式实施,全面梳理按派遣5-8人规模指令要求参与省红十字会调遣联合组队的应急响应行前准备流程。从普通关注灾害,到仿真、双盲推演灾害应急响应,过程中出现的局促、问题以及庞杂事务和人力、物力的投入,让队员们深深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推演结束后于形成《3.28缅甸地震赈济救援行动行前准备计划书》为日后真实应急响应提供了经验,也为后续队内专项训练提升提供了指导性的“标本”。

不同灾害类型以及不同时间阶段救援救灾的目标和重点不同。以缅甸地震为例,震灾发生后次日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启程,首批救灾物资紧急启运。72小时生命救援黄金时间后,承担赈济、供水和大众卫生、防疫消杀等工作的第二批次赈济救援队伍出征,相应阶段的赈灾物资发运。赈济救援是红十字救援队伍的一大特色,近年来镇江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先后有10余人次参加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援培训和演练,赈济救援和应急医疗救护、水上救援成为队伍能力重点铸造方面。

重大的灾害后,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的需求和有限供给是急需解决的现实矛盾,往往赈济救援队员是“火种”,作为专业力量应当发挥引导、培训当地志愿者资源和群众力量共同参与赈灾的作用,发挥乘数效应,镇江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要求队员既能讲、又能做,赈灾理论素养和实操技能成为队员和队伍能力建设的双轮驱动,努力打造一支教学相长的赈济救援师资队伍作为赈济救援能力建设的“发动机”,凡训必理论和实操双修。

随着国家对社会应急力量管理规范和分类测评的推进,科学有序、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成为参与救援救灾的基本要求,既往一窝蜂冲向灾区低效混乱的场景现象将大幅减少。练为战,参照标准和规范,结合有目标性的灾害开展队伍针对性的响应和模拟参与救援救灾的专项训练或演练,提升训练质量锻造队伍,镇江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在做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