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汲取榜样力量 砥砺奋进前行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20日来源:组织宣传部

“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全省红十字先进典型事迹

宣讲会在宁举行

 

2022年7月19日下午,江苏省红十字会在南京举办“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全省红十字先进典型事迹宣讲会,在全省120篇稿件中优选10篇,由本人或同事、志愿者讲述先进典型事迹。激励广大干部、会员志愿者在对标榜样中砥砺初心使命,在比学赶超中汲取奋进力量。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掀起学习先进热潮。

爱岗敬业  争创一流

郑海龙,一个师职干部还有6年到龄退休,2018年转业到南京市红会后,没有把到地方当作“退休”生活的开始,而是继续发扬军队优良传统,在很短时间适应身份、工作、职务的转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带领总支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题教育群众满意度测评达100,主题教育材料汇编被市级机关工委作为模板指导区县开展活动。分管组宣、三献工作部时,规范制度,创新工作方式。2020年9月,自己注册抖音账号“积善”,加班制作视频展现“三救三献”工作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讲好红十字故事,抖出红十字好声音。1年后,视频点击量、点赞量、粉丝量和固定粉丝人数有了大幅提升,开始培养了2名直播主持人、3名视频后期制作人。每次大的活动都会现场直播,特别是造血干细胞捐献每场必播。截至今年6月份,9个月时间里,共制作短视频530个,视频观看总人数475万,点赞互动人数42万;直播90多场,观看总人数80多万,粉丝人数超过39万。

赵兴荣,10年前从乡镇党委副书记调任到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时只有自己1人和1个简陋的办公场所,主动和捐献志愿者、媒体志愿者交朋友,用心用情服务捐献者,做好宣传扩大红会影响,从业务不熟悉到能胜任工作,从常常被动作为到主动适应,从很多领域都是空白到在省市领先。

志愿服务 热血传递

宜兴750人的宜小红志愿服务队,他们在疫情防控、救灾救助、应急救援、人道传播、“三献”知识宣传、应急救护培训、法律援助、养老照护、心理援助、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送文化下乡等方面开展富有红十字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他们是全省9万红十字志愿者代表。

在红十字工作中,有一群感人的“三献”志愿者,他们无偿捐献血液、造血干细胞、遗体和人体器官,目前全省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捐献血液,20年造血干细胞捐献报名入库志愿者21万,成功捐献1053例。2010年江苏红会成为试点开展人体器官捐献以来,有35万人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完成逝世后器官捐献1398例,捐献器官4219个。他们的捐献挽救了生命,给无数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

来自南通的85后陆晶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5个金奖、1个银奖,有16年献血史,2021年12月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在他的带动下,妻子在2013年也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带动不少亲戚、朋友和同事一起捐献血液,加入中华骨髓库。

2021年,扬州宝应法院系统、纪检监察系统和人武系统的刘剑、包万峰、徐堂飞为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宝应市三个系统的捐献第一人,包万峰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拍摄的《我的2021关键词》用“奉献”来阐述他的感受。

热心公益的献血达人石云根带动妻子张冬梅开启无偿献血之旅,2012年张冬梅献血同时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4年,张冬梅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了一名28岁的天津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当年石云根也报名捐献,两年后的2016年5月,在南京中大医院为韩国一位27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夫妻俩成为全国首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夫妇。从此,夫妇俩的公益之路更加坚定,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成为献血和献造血干细胞的义务宣传员,参与疫情防控社区执勤、敲门行动、核酸检测、校园消杀和赛事保障、应急演练等各类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

2015年石云根家庭被评为江苏省“最美家庭”。2016年9月张冬梅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先进保安员,2016年10月石云根、张冬梅夫妇被评为“中国好人”,2016年11月石云根家庭被评为江苏省首届“文明家庭”。2017年先后荣获“感动泰州”十大人物、省道德模范、全国最美家庭等称号。2019年石云根参加全国红十字会代表大会,获得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奉献一生 让爱永续

在“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影响下,捐献遗体在我国是一件不为人接受的事业。王磊和她的爱人、女儿女婿都是苏州市遗体捐献志愿者,她还服务志友11年,办理遗体捐献1000多人,帮助志友说服家人,办理登记、遗体告别、捐献缅怀,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捐遗的同伴和战友。服务过程虽然艰辛,但得到了家属的认可,本人也在这项事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1997年2月15日,这是马强刚第一次献血的日子,也是他长达24年献血之路的开始。自此,马强刚便不知疲倦地一次次卷起衣袖,共捐献全血一万多毫升,血小板51个治疗量,挽救无数鲜活的生命。2006年6月14日,在马强刚的推动下,淮安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马强刚担任服务队队长。同时他还是一名出色的救援干将,2016年加入救援队,阜宁龙卷风灾难救援、盱眙淮河抗洪抢险行动、疫情防控消杀工作、落水人员救援、寻找走失人员……烈日下,暴雨里,风雪中,马强刚无数次挺身而出,把微笑和阳光留给他人,把危险和疲惫留给自己。2022年4月16日是马强刚因“脑癌”离世的日子。按照马强刚的遗愿,他的家人将马强刚的遗体进行无偿捐献,让“生为人民献热血,逝为医学献遗体”的他,在逝去之后最后一次用生命诠释奉献。

46岁的时同玉,有着8年的献血史和献血志愿服务史,2016年成为盐城红十字救援队一名出色的队员,阜宁县、射阳县部分乡镇遭遇最强龙卷风冰雹特大灾害发生时,他安置好脑膜瘤开颅手术仅6天的妻子,前往救灾一线投入救灾;响水爆炸事故救援又是冲锋一线;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工作之余就投入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1月9日,他突发脑溢血生命定格在这一天,按生前遗愿,捐献了遗体和角膜。让两位少年恢复光明,用生命最后的闪光为医学事业作贡献。

青春接力 共创未来

近年来,南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今年因为疫情,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小余同学的二次捐献在学校和红十字会的共同努力下得以顺利完成。“女大学生两次捐献挽救同一患儿”在29家媒体发布,阅读人次564.7万。捐献给了他们很多的感悟,感恩生命,感谢无数人负重前行带来的岁月静好;愿捐献出的生命种子为那些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送去能量,为在黑暗和绝望中挣扎的心灵,点亮了希望之光。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与活力的群体,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把生的希望带给别人,也把善的种子洒向四方。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诠释当代中国青年的崭新风貌,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争当时代精神的领跑者,用青春奉献、青春担当开创美好未来。

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机关党委书记李培森在志愿者分享结束后表示,这些代表们是全省400多万红十字工作者、志愿者和会员的缩影,红十字人胸怀大爱,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江苏人的博爱情怀,体现了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是“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鲜活写照,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他希望,红十字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十字文化传播,主动融入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大局,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新文化、展形象上发挥独特作用,讲好红十字故事,传播好红十字声音,在全社会广泛传递爱心善心,激发爱心善举,进一步传递正能量,引领新风尚。

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齐敦品,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省红十字会监事会监事长张亮,省委省级机关工委一级巡视员王爱平,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赵凯,江苏省红十字会一级巡视员徐国林为主题宣传活动一等奖获得者颁发了奖牌。省红十字会、南京市红十字会全体党员干部及在宁各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等出席活动,各设区市红十字会组织人员观看线上直播。

 

汲取榜样力量 砥砺奋进前行

2022-07-20    来源:组织宣传部

“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全省红十字先进典型事迹

宣讲会在宁举行

 

2022年7月19日下午,江苏省红十字会在南京举办“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全省红十字先进典型事迹宣讲会,在全省120篇稿件中优选10篇,由本人或同事、志愿者讲述先进典型事迹。激励广大干部、会员志愿者在对标榜样中砥砺初心使命,在比学赶超中汲取奋进力量。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掀起学习先进热潮。

爱岗敬业  争创一流

郑海龙,一个师职干部还有6年到龄退休,2018年转业到南京市红会后,没有把到地方当作“退休”生活的开始,而是继续发扬军队优良传统,在很短时间适应身份、工作、职务的转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带领总支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题教育群众满意度测评达100,主题教育材料汇编被市级机关工委作为模板指导区县开展活动。分管组宣、三献工作部时,规范制度,创新工作方式。2020年9月,自己注册抖音账号“积善”,加班制作视频展现“三救三献”工作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讲好红十字故事,抖出红十字好声音。1年后,视频点击量、点赞量、粉丝量和固定粉丝人数有了大幅提升,开始培养了2名直播主持人、3名视频后期制作人。每次大的活动都会现场直播,特别是造血干细胞捐献每场必播。截至今年6月份,9个月时间里,共制作短视频530个,视频观看总人数475万,点赞互动人数42万;直播90多场,观看总人数80多万,粉丝人数超过39万。

赵兴荣,10年前从乡镇党委副书记调任到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时只有自己1人和1个简陋的办公场所,主动和捐献志愿者、媒体志愿者交朋友,用心用情服务捐献者,做好宣传扩大红会影响,从业务不熟悉到能胜任工作,从常常被动作为到主动适应,从很多领域都是空白到在省市领先。

志愿服务 热血传递

宜兴750人的宜小红志愿服务队,他们在疫情防控、救灾救助、应急救援、人道传播、“三献”知识宣传、应急救护培训、法律援助、养老照护、心理援助、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送文化下乡等方面开展富有红十字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他们是全省9万红十字志愿者代表。

在红十字工作中,有一群感人的“三献”志愿者,他们无偿捐献血液、造血干细胞、遗体和人体器官,目前全省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捐献血液,20年造血干细胞捐献报名入库志愿者21万,成功捐献1053例。2010年江苏红会成为试点开展人体器官捐献以来,有35万人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完成逝世后器官捐献1398例,捐献器官4219个。他们的捐献挽救了生命,给无数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

来自南通的85后陆晶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5个金奖、1个银奖,有16年献血史,2021年12月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在他的带动下,妻子在2013年也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带动不少亲戚、朋友和同事一起捐献血液,加入中华骨髓库。

2021年,扬州宝应法院系统、纪检监察系统和人武系统的刘剑、包万峰、徐堂飞为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宝应市三个系统的捐献第一人,包万峰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拍摄的《我的2021关键词》用“奉献”来阐述他的感受。

热心公益的献血达人石云根带动妻子张冬梅开启无偿献血之旅,2012年张冬梅献血同时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4年,张冬梅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了一名28岁的天津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当年石云根也报名捐献,两年后的2016年5月,在南京中大医院为韩国一位27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夫妻俩成为全国首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夫妇。从此,夫妇俩的公益之路更加坚定,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成为献血和献造血干细胞的义务宣传员,参与疫情防控社区执勤、敲门行动、核酸检测、校园消杀和赛事保障、应急演练等各类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

2015年石云根家庭被评为江苏省“最美家庭”。2016年9月张冬梅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先进保安员,2016年10月石云根、张冬梅夫妇被评为“中国好人”,2016年11月石云根家庭被评为江苏省首届“文明家庭”。2017年先后荣获“感动泰州”十大人物、省道德模范、全国最美家庭等称号。2019年石云根参加全国红十字会代表大会,获得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奉献一生 让爱永续

在“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影响下,捐献遗体在我国是一件不为人接受的事业。王磊和她的爱人、女儿女婿都是苏州市遗体捐献志愿者,她还服务志友11年,办理遗体捐献1000多人,帮助志友说服家人,办理登记、遗体告别、捐献缅怀,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捐遗的同伴和战友。服务过程虽然艰辛,但得到了家属的认可,本人也在这项事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1997年2月15日,这是马强刚第一次献血的日子,也是他长达24年献血之路的开始。自此,马强刚便不知疲倦地一次次卷起衣袖,共捐献全血一万多毫升,血小板51个治疗量,挽救无数鲜活的生命。2006年6月14日,在马强刚的推动下,淮安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马强刚担任服务队队长。同时他还是一名出色的救援干将,2016年加入救援队,阜宁龙卷风灾难救援、盱眙淮河抗洪抢险行动、疫情防控消杀工作、落水人员救援、寻找走失人员……烈日下,暴雨里,风雪中,马强刚无数次挺身而出,把微笑和阳光留给他人,把危险和疲惫留给自己。2022年4月16日是马强刚因“脑癌”离世的日子。按照马强刚的遗愿,他的家人将马强刚的遗体进行无偿捐献,让“生为人民献热血,逝为医学献遗体”的他,在逝去之后最后一次用生命诠释奉献。

46岁的时同玉,有着8年的献血史和献血志愿服务史,2016年成为盐城红十字救援队一名出色的队员,阜宁县、射阳县部分乡镇遭遇最强龙卷风冰雹特大灾害发生时,他安置好脑膜瘤开颅手术仅6天的妻子,前往救灾一线投入救灾;响水爆炸事故救援又是冲锋一线;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工作之余就投入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1月9日,他突发脑溢血生命定格在这一天,按生前遗愿,捐献了遗体和角膜。让两位少年恢复光明,用生命最后的闪光为医学事业作贡献。

青春接力 共创未来

近年来,南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今年因为疫情,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小余同学的二次捐献在学校和红十字会的共同努力下得以顺利完成。“女大学生两次捐献挽救同一患儿”在29家媒体发布,阅读人次564.7万。捐献给了他们很多的感悟,感恩生命,感谢无数人负重前行带来的岁月静好;愿捐献出的生命种子为那些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送去能量,为在黑暗和绝望中挣扎的心灵,点亮了希望之光。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与活力的群体,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把生的希望带给别人,也把善的种子洒向四方。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诠释当代中国青年的崭新风貌,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争当时代精神的领跑者,用青春奉献、青春担当开创美好未来。

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机关党委书记李培森在志愿者分享结束后表示,这些代表们是全省400多万红十字工作者、志愿者和会员的缩影,红十字人胸怀大爱,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江苏人的博爱情怀,体现了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是“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鲜活写照,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他希望,红十字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十字文化传播,主动融入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大局,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新文化、展形象上发挥独特作用,讲好红十字故事,传播好红十字声音,在全社会广泛传递爱心善心,激发爱心善举,进一步传递正能量,引领新风尚。

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齐敦品,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省红十字会监事会监事长张亮,省委省级机关工委一级巡视员王爱平,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赵凯,江苏省红十字会一级巡视员徐国林为主题宣传活动一等奖获得者颁发了奖牌。省红十字会、南京市红十字会全体党员干部及在宁各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等出席活动,各设区市红十字会组织人员观看线上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