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是我的幸福

发表时间:2023年07月11日来源:徐州市红十字会

黄希来,男,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中铁十局四公司一名普普通通的现场领工员。参加工作近30年来,他捐资助学、奉献爱心、体贴工友,他义务献血、捐献血小板、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一个个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丝丝善举,却在黄希来身上诠释出了人间大爱。善之涓涓细流汇聚爱之滔滔洪流。30年来,黄希来用自己的点点善举,折射了千千万万中铁人小善积就大爱的朴素情怀。他也先后被授予感动中国中铁十大人物、中国中铁十大道德模范、江苏省优秀志愿者、山东好人等称号。现担任徐州市红十字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

在黄希来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先后从事过管道工、钢筋工、炊事员、领工员等岗位。作为一名普通普通的一线员工,他的收入并不高,生活中的他也非常简朴。60元的皮鞋、100多元的外套,他一穿就是好几年,平时对自己十分“抠”的他,却是大伙儿眼中的“暖心大哥”。当听说贫困山区的孩子辍学了,他及时的为孩子们寄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数年来他已为9名贫困学生捐助三万余元;当看到医院里的患者因找不到配型的血源而急的团团转时,他主动的挽起衣袖,多年来,他已经义务献血近两万毫升;当看到项目部的伙计因头疼脑热面带愁容时,他总是体贴的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暖心大哥”的称号也就是这样慢慢叫开的……近30年来,黄希来心中始终有这么一个朴素的想法, 那就是“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才是物有所值。

黄希来刚参加工作不久,同村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离世,使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是从那时起,他从内心产生了要对这些在生命线上苦苦挣扎的患者做些什么的想法。因工作地点经常随着工程项目流动,黄希来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先把献血站在哪儿摸得门清。寒来暑往、春去秋来,30年来他随着工程项目辗转了全国十几个省份,1998年以来,他坚持每年至少义务献血2次,到现在已经义务献血近20000毫升,还先后义务捐献了十多次血小板,献血证已经换了一个又一个。在近20年义务献血的过程中,他逐渐对白血病有所了解,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后,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时,这更激发了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热情。2008年,他正式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201067日,黄希来意外接到了一个电话,“你被配上了”对方说,“我是江苏省造血干细胞库的工作人员,您的造血干细胞和一名白血病患者的配型配上了,您愿意捐献吗?”黄希来激动的说:“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是我的幸福。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微不足道,如果说那名患者是幸运的,我觉得我也是幸运的,毕竟配型成功的比例太低了,只有几十万分之一。”从接到电话的那一刻起,黄希来每天坚持慢跑三公里,生病了不敢乱吃药,时刻为成功捐献做着准备。在接受电视台专访时,他乐观地说:“只要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不论多长时间我都能坚持,一次不成功,我愿意捐献第二次”。

在省城南京采集造血干细胞的那天,黄希来两只手臂被插上了输液管,血液从右手臂静脉抽出,经过分离机的处理,分离出健康的干细胞,再把血液从左手臂输回体内,整个采集过程长达5个小时。他全身的血液在密闭的环境下体外循环了4次,从14000毫升的血液中,提取了造血干细胞悬液140毫升。采集过程中,他忍受了难以承受的疼痛。这其间,最难受的还莫过于整个采集过程,手臂必须保持伸直,且要忍受压差带来的恶心和胸闷。为了确保最好效果,他拒绝服用止疼药。守在一旁的妻子,看着疼痛交加的丈夫,忍不住的一次次落泪。而他反倒安慰起妻子说:“没事儿,我挺得住”

“人类最高尚的美德,是把自己身上的东西与别人分享。”黄希来读书不多,却一直坚守这个简单的道理。他的善举早已融入了自己的生活,融入了自己的生命。汶川、雅安地震,他带头爱心捐款;回徐州休假专程到医院探望白血病儿童;去项目部附近的养老院照顾老人,给老人洗脸、梳头、按摩,陪老人们聊天解闷……作为千万中铁人的普通一员,黄希来是平凡的,平凡的在茫茫人海中,几乎很快就找不到他的背影;作为千万中铁人的普通一员,黄希来又是不平凡的,他的不平凡正在于他的“积小善成大爱”。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一批又一批人、一个又一个团队,扛起爱的大旗,将点滴爱心奉献给社会,他所在的单位先后成立“黄希来爱心志愿者团队”50多个,成为中国中铁推进道德建设、弘扬时代新风的一面旗、一团火。

有记者采访他时问到:“是什么样的动力激发你做这些好事的呢?”黄希来淡淡一笑:“我只是做了每个人该做的事”

多年来,黄希来先后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江苏好人、江苏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江苏省优秀志愿者、徐州市“最美红十字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美一线工人”,感动中国中铁十大人物、中国中铁十大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是我的幸福

2023-07-11    来源:徐州市红十字会

黄希来,男,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中铁十局四公司一名普普通通的现场领工员。参加工作近30年来,他捐资助学、奉献爱心、体贴工友,他义务献血、捐献血小板、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一个个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丝丝善举,却在黄希来身上诠释出了人间大爱。善之涓涓细流汇聚爱之滔滔洪流。30年来,黄希来用自己的点点善举,折射了千千万万中铁人小善积就大爱的朴素情怀。他也先后被授予感动中国中铁十大人物、中国中铁十大道德模范、江苏省优秀志愿者、山东好人等称号。现担任徐州市红十字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

在黄希来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先后从事过管道工、钢筋工、炊事员、领工员等岗位。作为一名普通普通的一线员工,他的收入并不高,生活中的他也非常简朴。60元的皮鞋、100多元的外套,他一穿就是好几年,平时对自己十分“抠”的他,却是大伙儿眼中的“暖心大哥”。当听说贫困山区的孩子辍学了,他及时的为孩子们寄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数年来他已为9名贫困学生捐助三万余元;当看到医院里的患者因找不到配型的血源而急的团团转时,他主动的挽起衣袖,多年来,他已经义务献血近两万毫升;当看到项目部的伙计因头疼脑热面带愁容时,他总是体贴的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暖心大哥”的称号也就是这样慢慢叫开的……近30年来,黄希来心中始终有这么一个朴素的想法, 那就是“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才是物有所值。

黄希来刚参加工作不久,同村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离世,使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是从那时起,他从内心产生了要对这些在生命线上苦苦挣扎的患者做些什么的想法。因工作地点经常随着工程项目流动,黄希来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先把献血站在哪儿摸得门清。寒来暑往、春去秋来,30年来他随着工程项目辗转了全国十几个省份,1998年以来,他坚持每年至少义务献血2次,到现在已经义务献血近20000毫升,还先后义务捐献了十多次血小板,献血证已经换了一个又一个。在近20年义务献血的过程中,他逐渐对白血病有所了解,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后,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时,这更激发了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热情。2008年,他正式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201067日,黄希来意外接到了一个电话,“你被配上了”对方说,“我是江苏省造血干细胞库的工作人员,您的造血干细胞和一名白血病患者的配型配上了,您愿意捐献吗?”黄希来激动的说:“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是我的幸福。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微不足道,如果说那名患者是幸运的,我觉得我也是幸运的,毕竟配型成功的比例太低了,只有几十万分之一。”从接到电话的那一刻起,黄希来每天坚持慢跑三公里,生病了不敢乱吃药,时刻为成功捐献做着准备。在接受电视台专访时,他乐观地说:“只要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不论多长时间我都能坚持,一次不成功,我愿意捐献第二次”。

在省城南京采集造血干细胞的那天,黄希来两只手臂被插上了输液管,血液从右手臂静脉抽出,经过分离机的处理,分离出健康的干细胞,再把血液从左手臂输回体内,整个采集过程长达5个小时。他全身的血液在密闭的环境下体外循环了4次,从14000毫升的血液中,提取了造血干细胞悬液140毫升。采集过程中,他忍受了难以承受的疼痛。这其间,最难受的还莫过于整个采集过程,手臂必须保持伸直,且要忍受压差带来的恶心和胸闷。为了确保最好效果,他拒绝服用止疼药。守在一旁的妻子,看着疼痛交加的丈夫,忍不住的一次次落泪。而他反倒安慰起妻子说:“没事儿,我挺得住”

“人类最高尚的美德,是把自己身上的东西与别人分享。”黄希来读书不多,却一直坚守这个简单的道理。他的善举早已融入了自己的生活,融入了自己的生命。汶川、雅安地震,他带头爱心捐款;回徐州休假专程到医院探望白血病儿童;去项目部附近的养老院照顾老人,给老人洗脸、梳头、按摩,陪老人们聊天解闷……作为千万中铁人的普通一员,黄希来是平凡的,平凡的在茫茫人海中,几乎很快就找不到他的背影;作为千万中铁人的普通一员,黄希来又是不平凡的,他的不平凡正在于他的“积小善成大爱”。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一批又一批人、一个又一个团队,扛起爱的大旗,将点滴爱心奉献给社会,他所在的单位先后成立“黄希来爱心志愿者团队”50多个,成为中国中铁推进道德建设、弘扬时代新风的一面旗、一团火。

有记者采访他时问到:“是什么样的动力激发你做这些好事的呢?”黄希来淡淡一笑:“我只是做了每个人该做的事”

多年来,黄希来先后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江苏好人、江苏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江苏省优秀志愿者、徐州市“最美红十字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美一线工人”,感动中国中铁十大人物、中国中铁十大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